案例展示

当刀划破手时,我才感觉自己活着”:面对自伤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频繁自伤的初二女生对我说的话。


而这样的话,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类似的话也出现在我的其他一些个案中,他们绝大部分都是青少年。


青少年自伤行为有一个特点:他们之所以自伤,并非寻死,相反是为了“求生”。


有些孩子说:只有在这样自伤的时候,才能获得一种少有的掌控感。他们这种行为,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


自伤行为的医学名称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指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故意、反复伤害自己身体的一系列不被社会文化认可的行为。


虽然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不是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最后很可能发展为自杀行为,或者造成意外死亡。


希望这篇文章让父母和老师,更好了解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孩子,正确帮助他们,远离悲剧的发生。


640-14.gif

01

640-13.gif


震惊:不少孩子正在伤害自己


用刀或利器割刺自己、用烟头烫自己、抠或抓自己、用力拔扯自己的头发、用头撞墙、用力咬自己、用绳索捆绑自己、食用不能吃的食物、把头浸埋在水中使自己室息等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刀割。

很难想象,这样的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由于是12-14岁之间,约为8%~30%;18岁以后逐渐减少,仍有17%~60%的人群终生都有自伤行为。

咨询中遇到过一个初三女生,她戴的腕表之下藏着数道刀痕;还有一个总是带着耳机进咨询室的男生,如果拉起他长长的衣袖,会看到他手臂上如条形码般密集的伤痕。

最让人担心的是,自伤行为可能会上瘾。开始可能只是冲动,或是感到更多的掌控感,但很快就会感到自伤的行为就会控制他,会变成一种无法停止的强迫行为。

640+15.jpg


640-14.gif

02

640-13.gif

疑问:孩子为什么要伤害自己?


“自伤这么痛,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许多家长想不通的问题。其实让孩子自伤的原因非常多,综合作用下来也比较复杂,下面根据多个个案经验为大家做简单总结。

1.个体因素
■ 人格特征:具有抑郁、自卑、攻击、冲动等性格特征的青少年更易发生自伤。■ 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发生自伤行为。

640+16.jpg

2. 家庭因素

■ 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缺乏关心和凝聚力、缺少相互支持和帮助,甚至矛盾重重,导致孩子难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容易压抑情绪,遇到困难后不能及时获得支持。

比如:在咨询的过程中遇到过一个家庭,当问及夫妻关系时,夫妻异口同声的说:“我们的事不重要,只要孩子好就行。”而后来发现这对夫妻多次争吵,孩子偷偷听到父母争吵很自责,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让父母吵架,从而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通过用自伤来惩罚自己,缓解自己内心的内疚、自责、恐惧。

■ 成长经历:家长过度保护、过度控制,孩子长期被忽视、遭受暴力/虐待等,导致孩子不能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无法应对困难时,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处理。


央视纪录片《镜子》中,曾真实记录了一位自残少年的心路历程。


16岁的家明沉迷于网络,初中毕业后就想要辍学,一心想当背包客,和父母的关系也是剑拔弩张。
为此,他的父母操碎了心,希望学习机构能够好好地"改造"儿子。
然而,当机构老师试图带走家明时,却遭到了他激烈的反抗。
他歇斯底里地大吼道:
“你知道不知道我伤口是怎么弄的?是我自残的。
“你们要再敢控制我,就等着我进医院吧!”
640 (3)+17.png
当所有人都震惊孩子的过激行为时,家明却在后面的采访中道出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穿什么都不能由自己决定;平时骑车稍微去远一点点的地方,都不被允许;
买过很多次小动物,却总被父母无情地丢弃;
明明父母说了,等他考完试想去哪都支持,结果考完后,还是哪也不能去……
面对孩子的心声,父母始终不曾听到。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被剥夺伤害”。
即父母做什么事情都任意妄为,不在乎孩子的感受,造成孩子的情感孤独,便造成了“被剥夺伤害”。
“被剥夺伤害”的孩子,因为长期感受不到关注、认同和尊重,才选择了用过激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可能觉得孩子太不懂事,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可如果他有父母的关爱、理解与包容,又何必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惩罚自己呢?
当父母一次次否定孩子的感受,拒绝正面沟通,孩子找不到更有效的方式宣泄情绪,只能通过叛逆甚至是自残的方式,去赢得一点点希望。


其实子的自我伤害,也是最后的求救信号。



3.学校因素

■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伴之间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相互模仿,如与同伴关系不好、同伴中有自伤行为,青少年自伤的风险会增加。

■ 学业: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不理想、老师的责罚、父母的过高期望和对未来的迷茫等都可能诱发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

4.社会因素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青少年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容易获取和传播自伤行为,在一些错误的引导下,没有办法客观认识到自伤行为的危害。

在工作中我也发现网络上存在自杀QQ群,那里聚集中一群研究如何自残自杀的人,群里会教孩子自残的方式,甚至相约自杀。父母和老师要注意这类QQ群




640-14.gif

03

640-13.gif
反思:我们怎么帮助孩子?


1.及时发现并制止自伤行为

父母作为孩子的守护人,要具有敏感性,能够及时察觉孩子的性格、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可疑变化,尽早发现孩子的自伤行为并予以坚决制止,避免行为的强化。

2.学习接纳,提高养育技巧

孩子在长大在变化,家长也是需要适应他们的变化,了解他们每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各种状况,提高亲子沟通技巧,学会鼓励、倾听孩子,支持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获得自主体验。

调整过度控制、忽视等不良的教养方式,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引导、提高孩子的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

3.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科学应对

家长可以主动了解一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及时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自伤的行为,甚至已经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需求专业心理老师的帮助,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科学地应对,不要“讳疾忌医”。



注意:反复发生自伤行为的孩子,他们的自杀想法和行为是普通青少年的4倍。

当发现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一定不能拖延!请尽早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

我们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