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

这不是青春期叛逆,是双相!

“滚出去!否则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在李妈妈的百般催促下,上高二的儿子,大喊到,瞬间起身把被子全都扔到了地上。

当时,李妈妈只认为孩子是青春期来临时的叛逆和放纵,经历了几次波折之后,才知道,孩子这是:双相情感障碍

640-21.png

有人说,双相情感障碍的世界,是「停不下来的跳楼机」。他们可能上一秒还心情高涨,下一秒就陷入了抑郁情绪。


根据世卫组织(1990)的调查,造成伤残/早逝的前 10 位疾病中有 5 类是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在其中排名第 3。


640-22.png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也称作躁郁症,是一种在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

 

它之所以被称作「双相」,是因为患者的心境会在「躁狂的高峰」与「抑郁的低谷」这两极之间来回波动。

 

这不是简单的「情绪波动起伏」,患者也不存在「一个自由切换的情绪开关」。通常情况下,双相患者无法预期自己下一秒的状态。

 

大部分的双相情感障碍会在青春期的晚期或成年早期发病,但也有一些时候,它会从儿童期就开始发病。这种儿童期起病的双相情感障碍会比更晚发病的个案更加严重:症状更激烈、发病更频繁、在躁狂和抑郁状态间的切换更频繁。


640-23.png

躁狂与抑郁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要了解它的症状表现,我们既要了解躁狂发作的表现,也要了解抑郁发作的表现。


此外,有时躁狂和抑郁的症状还会同时存在(而不是更替),此时被称为混合发作。儿童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会比成年人更多出现混合发作的情况。


在躁狂发作时,孩子可能会出现类似以下表现:


1. 情绪过分高涨;

2. 高估自己,想做一些并不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事;

3. 说话很多,很快,话题跳跃,思维不连贯;

4睡眠减少而不觉得疲惫;

5. 冲动、易怒等。


在抑郁发作时,孩子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1. 一天中的大部分时候心情悲伤,流泪;

2. 毫无动力;

3. 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4. 睡眠、食欲的变化。失眠或嗜睡,食欲下降或高昂;

5. 精力不足,总是显得疲惫;

6. 自我评价下降;

7. 严重时会出现死亡及自杀相关的想法。


如果躁狂发作程度激烈,持续时间较长,无论有没有出现过抑郁的表现都会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1型)。这一类型的病人都需要住院看护,严重程度极为显著,很容易辨别。家长无须盲目担心。


如果激烈程度相对较弱,但仍然有一些能被他人注意到的异常变化,则可能是轻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同时存在,可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2型)。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及青少年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变现出类似上述表现。


640-24.png

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相对于成人躁郁症,儿童可能会经历更快速的情绪起伏。比起几个月的抑郁再到几个月的躁狂的交替变化,儿童很可能会几天内就经历一个循环,甚至一天内经历几轮循环。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终生自杀的风险至少是普通人的15倍。在所有的自杀中,躁郁症患者会占将近1/4。而儿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率又高于成人。有研究显示,超过1/3的儿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过至少1次的自杀尝试。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在学业上、人际关系上都遇到很大的困境,也有更高的倾向尝试有风险的行为,如饮用危险物品,参与斗殴等。


双相情感障碍(2型)不容易被发现。很多时候父母只会注意到孩子的低落,因此更容易在抑郁发作期带孩子就医。而多数情况下父母并不把孩子积极、精力高涨的异常状态视为问题(尽管能够觉察到与平时有所不同)。


儿童期一些精神疾病例如多动症、对抗违立障碍等都可能和躁狂有类似的症状表现,因此,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误诊的可能性很高,甚至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青春期叛逆。


640-25.png

父母可以做什么?



孩子情绪的波动和冲动行为并不能由患者自己控制。就像我们不会要求一个感冒的病人用思维来赶走病毒,也不会要求一个高血压病人去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


药物治疗虽然是双相情感障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对药物使用的谨慎也是有必要的。


患有躁郁症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自控而感到挫败、自责和低自尊,同时还很容易面临“你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指责。其实,在大脑机能正常运转时,我们应当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但当疾病带来大脑的紊乱时,要求完全的“自制”是不现实的。


这种变化发生在大脑深处,无法被肉眼观察。很多人并不知道也不愿意相信它的存在,但出于不理解和不知情下的误解和指责,可能会雪上加霜,成为新的负面应激因素,这就要求父母多一些耐心、包容和理解来维持同情和关怀。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仅依靠药物来预防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循环发作是不够的,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你同时接受心理疏导来控制双相情感障碍,心理互道主要是一种维持性治疗,而不是一种急性发作治疗。循证心理咨询疗法包括: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CBT)、家庭焦点疗法、人际治疗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照料双相的孩子本身也可能会对父母造成不小的挑战,除了反复奔波就医之外,可能还需要花很多精力来应付孩子的情绪突变、留意孩子使其不因冒险行为而伤害到自己或其他人、处理孩子冒险行为带来的后果等,因此带来的压力很可能会影响到父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父母也需要处理好这些压力,并好好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