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学霸躺平!近期多发,务必留意!
有些学生却不想去学校 怎么劝都没有用 家长慌了 心理老师指出 这是“心理饱和” 近期因学习问题 咨询我们的学生家长 上升明显 其中,中、高考生占比较高 大部分存在考前焦虑的情况 得鱼心理夏老师指出:焦虑是人们面对未来发生的重要事件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情绪反应。高考作为人生的重大事件,考前焦虑是每一位考生都会出现的情绪反应,并表现在各个方面。 1. 生理方面: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心慌、口渴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面色潮红、震颤等;还会表现出胃痛腹泻等肠胃不适;警觉水平变高,感觉自己睡不着等。 2. 心理方面:感觉很难过想哭、痛苦、暴躁易怒;出现非真实感;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记忆的准确性变差;出现低自信感、自我否认等。 3. 行为方面:坐立不安、走来走去;难以静心学习、回避去学校和考试、和同学家人出现争吵、与人沟通出现困难、沉默不说话;开始频繁使用一些有功能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茶、咖啡等)、甚至出现自我伤害等。 4. 态度方面: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焦虑,甚至会觉得把焦虑说出来很丢脸,否认自己存在焦虑,抗拒焦虑,总是想尽方法消除焦虑。 其实,考前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用的。它能够帮助考生以更合适的身体状态、更积极的情绪态度去应对将要面临的人生挑战。但是如果这种焦虑让考生惶惶不可终日,感到痛苦,对考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影响高考,这种焦虑就超越了正常的范围,需要及时专业的干预和帮助。 中、高考不仅是考生的人生大事,也是整个家庭的大事,不仅考生在考前需要注意调整心态,家长在考前也需要学习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高考前的焦虑问题。在考试前的几个星期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来和考生一起面对高考前焦虑。 1.注意觉察自己的焦虑和行为。 家长和考生都应该认真地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去感受自己的身体状态。通过问自己是否存在前面提到的4个方面的焦虑表现,来帮助自己觉察自己的行为和感受。 考生觉察自己的状态,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的状态,了解自己处于哪种程度的焦虑,避免在焦虑的情绪中迷茫不知所措。家长了解自己的状态,同样可以避免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考生而不自知的情况发生。 2.建立“考前焦虑是正常的和必要的”的意识。 家长和考生都应该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焦虑。要承认考前焦虑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的和必要的。面对重要的事情,害怕失败是正常的。而焦虑可以帮助我们让身体和精神都处于积极应对未来挑战的状态。 所以,让焦虑完全消失是一件做不到也不合适的事情。家长和考生都应该要避免“一定要消除焦虑”的想法。因为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焦虑的,那么试图达到“焦虑消失”这一预期的所有行为都将走向失败,这种失败反而会加重焦虑并让人感到挫败和失望。 3.避免行为的极端:不要过度努力,也不要刻意放松。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在考前为自己安排了紧密的复习任务。这是不合适的。考前繁重的复习任务,不仅会让考生处于更加焦虑的状态,也会消耗掉大量的精力,难以保证考试时的良好状态。 有些考生和家长则认为,考前要吃补品、营养品;在考生学习时,家中所有一切都“静止”;和考生说“考差没事的”“别勉强自己”“开心就好”等在考生面前故作放松等,这些行为反而会不断提醒考生考试即将到来,让考生更加焦虑,同时前后目的不一的行为,也会对考生造成干扰,让考生无所适从。 4.用一些小技巧来帮助自己缓解焦虑。 中、高考临近 祝愿所有考生 都能调整好心态 轻松迎考 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