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强迫症吗?或许是你没有发现
案例:
小明(化名)就读小学五年级,功课一直都是全班前3名,他心思细腻,个性乖巧,学习和生活都不用父母操心。半年前开始,妈妈发现他洗手的时间变得比较久,常常因为占用厕所洗手而与家人发生争吵,尤其遇到考试时,洗手更是洗个不停。小明每次都会问妈妈:“我有没有洗干净?”、“我洗了很久吗?”虽然妈妈屡次保证:“已经洗干净了,快点出来。”或“已经洗50分钟了!”但他还是继续洗,总要惹得爸妈都动怒了,强拉他离开厕所,才会停止洗手,他也经常边洗边哭着说:“洗不干净啊!”
最近他除了洗手,连洗澡的时间也变长了,需要妈妈多次帮忙检查有没有洗干净,有没有肥皂泡沫残留在身上。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严重影响了小明正常的生活学习,无奈之下,小明的父母不得不向心理老师求助。
经过谈话及观察,李艳阳初步认为小明得了“强迫症”。而且李老师发现,小明的爸爸有一些强迫性的行为,例如出门时会重复检查大门有无上锁;妈妈则是个急性子,常常因为等不及而主动帮孩子们把事情都做完。由于是双薪家庭,因此爸妈陪伴他的时间很少,但对小明的学习成绩要求十分严格。
综合以上情况,李老师建议小明与父母皆都须接受家族和认知行为的治疗。小明的祖辈对此也非常的困扰,他们非常不能理解为何孙辈会有这样的行为,多方考虑是何种原因引起,是否对小明的要求太高,压力太大?
儿童强迫症的盛行率约2-4%,终生盛行率为1.9%,常见于7.5-12.5岁的孩子,男女罹病的比例约为3:2。根据统计,大约半数的成人强迫症患者在儿童时期便会出现强迫症相关症状,如果在孩童时期未接受适当治疗,不只会影响社交、家庭互动及学校学业的表现,强迫症状还会延续到长大成人,造成患者更多功能上的损失。并且,大约有4成的强迫症患者,症状会持续而变为慢性化。
青少年强迫症通常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01 强迫思维
强迫思维包括反复出现、持续存在的不恰当的想法、表象和冲动。 比如强迫性穷思竭虑,对常见事情、概念或现象反复思索、刨根究底,无法控制。 还有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这些思维常常具有不愉快甚至厌恶的内容。
02 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则是为了阻止或降低强迫观念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行为或仪式化动作。 例如: ● 强迫洗涤,如反复洗手; ● 强迫检查,如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电插头是否拔掉; ● 强迫计数,焦虑情境时不由自主地进行反复计数的行为; ● 强迫性仪式,可能包括特定的动作、检查、清洁、整理或其他重复性行为,患者会觉得如果不完成这些仪式就会有不好的后果 ● 强迫询问,如反复询问自己是否说错话、有无做错事等。
研究发现,患有强迫症的青少年,其家庭环境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研究指出,青少年强迫症家庭普遍存在功能缺陷、角色分工差、行为控制刻板等特点,不能满足家庭成员心理和社会性方面发展的需求,不能为其成员提供温暖、安慰。 如何给子女提供一个温暖舒适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方向十分重要。 童年时期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因此,及早对强迫症患者父母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是有必要的。改善其教养方式,而不是只单独治疗强迫症患者。 儿童期创伤经历是很多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国内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儿童期创伤水平和现实生活压力水平均较高。患者强迫思维与儿童期创伤水平显著相关。 由于监护人的疏忽而未能满足儿童的需求,会危害或损害儿童的健康和发展。 相关研究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精神病性、抑郁、焦虑、偏执与儿童期的创伤经历显著正相关。 这与家庭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也密切相关。 很多强迫症患者都有一个严厉的母亲或父亲,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极大的束缚和控制。 改善青少年强迫症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努力,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支持以及自我调整等。 01.自我调整 青少年自己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强迫症状。例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分散注意力,减轻强迫症的困扰。 02.家庭支持 家长在改善青少年强迫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需要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强迫症状。 同时,家长和老师都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批评或指责青少年的强迫症状,而是应该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应对策略,如提醒孩子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此外,帮助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社交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 03.寻求专业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改善强迫症的重要方式。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ERP)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可以帮助青少年识别和改变导致强迫行为的思维模式,而ERP则通过逐步暴露患者于强迫思维的情境,并教他们如何抵制或应对这些思维,减轻强迫症状。
被忽视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消极因素,会对其认知、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个人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