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

亲历女儿一年厌学、沉迷游戏,我深刻体会到:帮助轻微厌学孩子摆脱困境的关键,非单纯限制手机或依赖医疗,而是需采取三步策略……

昨天,我遇到了一位焦急的父亲,他倾诉道:女儿已厌学在家沉寂一年,房门紧锁,与他几乎零交流,让他束手无策。我首先建议他修复亲子间的裂痕,他回应说,已尝试接纳与共情,但效果甚微,困惑于如何深入。

我进一步解释:“关键在于投其所好,而非强加我们认为的好。这意味着要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她的兴趣与需求。”他点头表示理解,却又问:“这道理我懂,但实际操作起来,该如何找到那个‘所好’并与之共鸣呢?”

在这简短的对话间,我逐渐领悟到,为何孩子宁愿对着空气低语,也不愿向父亲敞开心扉——因为孩子感受到的,可能是一个急于求成、缺乏倾听与理解,且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控制的氛围。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急于寻找速效解药,却往往忽略了问题的根源或许正藏于自身的沟通方式与态度之中。

01

这位父亲反复提及,女儿曾是学业优异且听话的典范,他不解为何会转变为如今的模样。心理学中有一句话深刻地道出了真谛:“当你意识到孩子存在问题时,实际上,你已错过了无数次引导她纠正的机会。”孩子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其间无数次通过微妙的方式向家长发出信号。

就厌学这一现象而言,孩子通常会经历几个明显的阶段:首先是“思想萌芽期”,面对学习压力或人际关系困扰,她心中开始萌生逃避上学的念头;接着是“情绪波动期”,在学校感受到的负面情绪让她频繁地寻找理由请假或逃课,以寻求片刻的解脱;最终进入“行为显现期”,请假变得频繁,对学校和学习的抵触情绪日益增强,甚至可能选择长期脱离学习环境。这些阶段,每一段都可能持续数周、数月乃至一年之久。只要家长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孩子厌学情绪逐步发展的痕迹,及时介入或许就能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图片
02

厌学现象,根据其影响程度,可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轻度厌学,表现为在一个学期内偶尔出现思想或情绪上的上学抵触,尚未形成持续行为;中度厌学,则表现为对上学的显著排斥与对学校的强烈抗拒,可能伴随有短期(三周以内)的请假行为;而重度厌学,则是长期(超过三周)的缺勤,或在家长强制下断断续续上学,持续整个学期甚至更久。

当孩子初露厌学端倪,如表达不愿上学或开始请假时,这通常是轻度厌学的信号。此时,家长的应对策略尤为关键,然而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在初始阶段就采取了不当方式:一种是采取说教与灌输的方式,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学校的优越性,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另一种则是情绪化的反应,如愤怒、训斥,甚至采用体罚手段,试图强迫孩子重返学校。这两种方法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均未真正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与内心需求,而是单一地追求让孩子重返校园的结果。

然而,实践证明,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难以奏效。即便孩子暂时屈从于压力重返学校,其厌学情绪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可能因积累的压力而再次爆发,导致厌学行为重复上演。

图片
03

当孩子尚处于厌学的初期阶段,即轻度厌学时期,这实为家长介入并有效引导的黄金时机。把握此机遇,往往能事半功倍,无需过度依赖限制手机使用或寻求专业医疗干预。关键在于以下三步策略,若能妥善实施,将极大程度上预防孩子滑向全面放弃的境地。

图片

第一步,深入探究厌学根源:家长需保持情绪稳定,以平和之心开启与孩子的对话之门。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让孩子愿意吐露心声。对于年幼的孩子,厌学原因或许直白简单,如师生关系、作业负担或社交困扰;而对于青少年,则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情感与认知问题,需家长耐心倾听,与孩子并肩探索,共同揭开谜团。一旦原因明了,问题的解决便已成功一半。

第二步,展现理解与接纳:家长应全然接纳孩子的情绪体验,无论其在外人看来多么稚嫩,于孩子而言,皆是真实且合理的存在。同时,尊重并接纳孩子的想法与需求,比如合理的休息请求。现代社会节奏快速,适时放松对于缓解压力至关重要。允许孩子偶尔的“偷懒”,正如我们成人也需适时调整状态,以更佳面貌回归工作。

图片

第三步,调整与优化教养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其成长轨迹映射着家庭教育的影子。以一位朋友的孩子为例,他曾是众人眼中的佼佼者,却因过度严格的教育环境而萌生厌学情绪。孩子的泪水,是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无声抗议,提醒着家长需适时反思与调整。家长应勇于承认并面对自己的教育失误,将孩子的反馈视为成长的契机。智慧的家长,不仅勇于自我纠错,更善于从孩子的问题中汲取教训,与孩子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04

最后

为人父母最为严重的疏忽,莫过于在应当给予引导与管教之时,却选择了放任自流。孩子一时的厌学情绪或许不足为惧,但父母若因疏忽而错失干预的黄金时机,则是令人痛心的遗憾。眼见孩子从轻微的厌学倾向逐渐加深,直至重度厌学,最终陷入全面的消极与放弃,这一过程如同眼睁睁看着小病不治,终成顽疾,届时即便是费尽心力,也难以轻易挽回,只能徒留悔恨。

养育子女,本质上是一场父母自我完善与成长的旅程。明智的家长深知,孩子的每一个挑战与问题,都是促使自己反思、学习与进步的宝贵机会。他们通过解决孩子的问题,不断修炼自己的耐心、智慧与爱心,深刻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即在于与孩子一同成长,相互成就。

得鱼心理

如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休学等问题;

想要深入解析孩子的问题,可以找老师详细地聊一聊,你的困惑将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咨询电话:400-962-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