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共情”,为何厌学叛逆的孩子还是没有丝毫转变?
就在前几天,一位妈妈向我倾诉,暑假期间她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尽情玩耍了20天。之后,他们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然而,计划制定的第二天,孩子又沉迷于游戏中,完全忘记了之前的约定。妈妈轻声提醒道:“你已经玩了一段时间了,我们不是昨天还商量好了学习计划吗?”结果孩子却情绪激动地摔了手机,回到房间锁上门不再出来。事后,这位妈妈感到十分困惑,问我:“我已经让他尽情玩了这么久,难道我的理解和共情还不够吗?”我相信,有着类似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 一旦孩子有情绪,尽管家长内心渴望理解孩子,但往往还是会不自觉地想要“纠正”孩子的行为。在这种一心二用的状态下,家长很容易不自觉地开始说教或讲道理。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指出,世上最无效的三种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打骂只是短期内有效,长期使用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和情商的发展。 然而,讲道理听起来似乎比打骂更温和,但为什么还是难以和孩子建立真正的连接呢?这主要是因为,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他们的大脑会进入一种防御状态,即“神经系统一”状态,此时他们的理性思维会暂时关闭。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如何讲道理,孩子都很难真正听进去,更不用说心甘情愿地去执行了。家长自以为在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但在孩子听来,这全都是“变相的控制”,他们心里想的往往是“你不理解我,你无法说服我”。 如果家长打着共情的旗号进行说教,孩子可能会爆发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选择关闭感受的通道,变得习惯于隔离自己的情感。而那些对讲道理产生逆反心理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特别喜欢反驳别人,无论多么中肯的道理,他们总能找到漏洞进行反驳,这已经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因此,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家长如果一开始讲道理,就可能在无意中切断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 共情既非同情,也非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有些人可能会采取一种方式,即看到对方处境不佳时,便通过讲述自己更糟糕的经历来试图让对方感到安慰。例如,有个小来访者提到,每当他和妈妈谈论学习压力大时,妈妈便会回应说:“你这不算什么,我小时候家里更穷,上学还得走几里路,高考时压力大到头发一把一把地掉,比你现在的压力可大多了。”然而,这样的做法效果如何呢?孩子表示,虽然能理解妈妈想让自己心情好转的意图,但自己的感受却是:“我明明在表达我的感受,却不知何时话题又转到了妈妈的感受上,好像我的感受并不重要,没有被真正倾听。”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双方的地位仍然是不平等的,关注点也没有真正放在对方身上,因此很难有效地帮助对方疏导情绪。 有些家长认为,共情意味着需要完全理解孩子,认为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其合理的原因,因此应当无条件地允许孩子的任何行为。比如,孩子想买新鞋就立即满足,想转学校就马上换,甚至想出国就倾尽所有送孩子出国。然而,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将情绪与行为混为一谈了。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意味着要纵容孩子的所有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了伤害,仍然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真正的共情是倾听孩子的心声,深入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与孩子一起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同时也是“共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他强调:共情是一种深入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而情绪则是打开这扇世界大门的钥匙。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他人的情绪去触碰并理解其内心呢?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觉察、接纳、传递”三个步骤。 共情要求家长暂时放下自己的评判和个人情绪,全心全意地与孩子共处,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即做到“设身处地”。首先,家长要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情绪反应,通过观察孩子的言语、表情、动作等细微之处,捕捉到孩子想要传达的信息。此外,还需要深入探究引发孩子情绪的根源,以及孩子隐藏在言语背后的真正需求或愿望。因此,觉察是共情过程的第一步。 在觉察的基础上,家长需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家长应成为一个稳固的容器,能够承载孩子情绪的起伏。在这种接纳中,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安全,明白自己的情绪是被理解和接受的,而无需担心被否定或排斥。通过接纳,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绪便能顺畅地交流与流动。 当家长能够稳定地与孩子的情绪产生共鸣时,接下来就可以向孩子传递自己的理解,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理解。这有时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来实现,比如采用“医生问诊式沟通”的方法:妈妈知道你现在感到(使用感觉词汇),这是因为(指出情绪的触发因素),如果(实现孩子的愿望)那该多好啊。而有时,仅仅需要一个默契的眼神、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紧紧的拥抱,或是一个安心的牵手,就足以传递这份深深的理解。 共情虽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句式,但强行套用往往效果不佳。更为关键的是,要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的世界,就像那是自己的世界一样。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自然会深切地理解孩子在那一刻的感受、想法以及需求。因此,要实现真正的共情,我们需要时常反思自己: ● 我对孩子的情绪是否保持了无评判的态度? 我们可以将共情比作照镜子,即如实地映照对方的情绪。当我们在对方的眼中看到自己的情绪和内在需求时,便能获得更强大的自我调整力量。这种力量源自对彼此的深刻理解和共鸣,使我们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共同成长。 如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休学等问题; 想要深入解析孩子的问题,可以找老师详细地聊一聊,你的困惑将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咨询电话:400-962-2269家长感到自己明明已经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共情),但孩子要么初期表现出较大改变,随后又出现反复;要么叛逆行为更加严重,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加剧。因此,家长们困惑不解,认为“原先我严格管教时,孩子还算听话,现在我去理解他,他反而变本加厉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共情不是讲道理
共情不是比惨
共情不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
共情是觉察、接纳、传递
最后
● 我是否承认了孩子是一个独立于我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我是否在心底里认同了我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我愿意以平等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孩子?得鱼心理